• 网站导航
    • 生活资讯
    • 梯城论坛
    • 图片中心
    • 视频中心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电话:023-5512817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注册
  • 登陆
云阳网
站内
  • 站内
  • 中国搜索
  • 云阳手机报
  • 云阳数字报
  • 首页
  • 头条
  • 要闻
  • 时政
  • 乡镇
  • 专题
  • 视频
  • 摄影
  • 旅游
  • 生活
  • 访谈
  • 投稿

    您的位置: 资讯中心>外媒

  • 【特写】抗癌厨房里的百味人生

    2018年 02月 01日 10:36:51   来源: 华龙网     编辑: 管理员
  • 病人家属在共享厨房里面做饭。 记者 刘嵩 摄

    点火、架锅、倒油,肉丝在热油里被迅速翻炒,油烟里腾起阵阵香味。旁边的炖锅里,排骨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再撒上一把葱花,就可以起锅了。

    油腻的灶台边,保温桶等待已久,56岁的郑元麻利地将汤倒进去,用力旋紧盖子,“她这两天胃口好点了,医生说,多喝点汤,有好处。”

    11点半,郑元准时拎起保温桶出门,有人正拎着附近菜场买的青菜、肉和鱼陆续赶来。

    九个炉子、八只电饭煲,上午10点到晚上7点,这家小厨房的门,向附近重庆肿瘤医院的病患家属敞开。

    78岁的胡能志和老伴一起守在这里,从春天到冬天,看着人们来来去去。

    病患家属最远来自新疆,最近的在主城,病人年纪最大的八十多,最小的才12岁,“这么小的女娃,也得了癌。后面稀饭都喝不下了,饭吃不下了,人也就不行了……”

    活下去,就要努力吃饭,吃得下,就还有一线希望。见惯生死的胡能志,悟出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

    一、哪怕能省一块钱,家属们也愿意放在治病上

    上午10点到晚上7点,这家小厨房的门,向附近重庆肿瘤医院的病患家属敞开。 记者 刘嵩 摄

    胡能志的厨房是2016年12月开起来的。

    女儿在肿瘤医院做护工,偶然听到病人说想喝一碗热热的汤,而医院食堂是定时的,过了点,菜也冷了,在附近小饭店委托加工,费用又不便宜。

    女儿与胡能志商量,能否给病人家属们提供个地方做饭,适当收些钱,也算是给老两口找点事情做。于是,这间小小的共享厨房就诞生了。

    在胡能志看来,这并不是一门“生意”。

    找熟人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找人打了一圈灶台,装了四五台抽油烟机,买了电饭煲,拉来一台冰箱,又买了大立柜。大柜子分成小格,每一格都有编号,给大家储存物品,然后在门口挂上牌子——共享厨房开张了。

    慢慢有人来问,“听说这儿可以做饭?”“对头,一天两顿,厨具随便用,12块钱。”

    靠着病房里的口耳相传,渐渐的人多了,夏天的时候,来做饭的人最多有十几个,有时还要排队。

    “一个月房租800块,刨去水电气这些,大概能落个四五百块钱。我们两个在这里守起,主要也是为了让他们有个做饭的去处。”厨房开了一年多,来来往往,大约有200多户家庭来到这里做饭。哪怕能省一块钱,家属们也愿意放在治病上。

    胡能志有一个笔记本,潦草的字迹记录着每个格子的租用情况。

    编号后面红色的叉意味深长,有的是治好了回家去了,家人走之前会来跟胡能志打招呼,面带喜色。有的没治好,不吭声就走了。

    有一个家属买的肉,放在冰箱里冻了大半年也没再来,胡能志始终没扔掉,“万一人家又来了呢?”

    确实有走了又来的,另一个家属欢欢喜喜收拾东西回去了,半年后又来了,神色平静,“复发了。”

    二、以前她做给我吃,现在我做给她吃,天经地义

    共享厨房里有电饭煲、冰箱和大立柜等物品。 记者 刘嵩 摄

    为什么得病的是我的亲人?很多病人家属都想不明白。

    “想这些有啥用?活下去最重要。”郑元嘀咕着,穿过狭窄昏暗的楼道,迈下台阶,出门往右,过天桥。他的步子迈得又大又快,我们几乎跟不上。

    来到病房,郑元给妻子杨英支起小桌板,舀汤,盛饭。

    汤舀得太满了,杨英斜了丈夫一眼,“哈板儿(重庆话:傻子)。”

    “快吃吧。”郑元不以为意,又小心地问,“汤咸不咸?”

    郑元去年刚学会做饭,以前他哪里会这个?夫妻俩是四川达州渠县双土乡人,年轻时经人介绍认识,也算是自由恋爱了。郑元头脑灵活,在村里做点小生意,闲时爱跟朋友们打牌,喝点小酒,日子过得滋润。

    但是在四年前,一切都被改变了。

    郑元至今无法忘记拿到妻子检查结果的瞬间,看着报告单上的“乳腺癌”三个字,他狠狠地吸了口烟,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这个农村家庭里,一场抗癌战就此拉开序幕。

    2014年底,杨英做了手术,“手术还算成功”,当医生走出手术室拿下口罩说出这句话时,郑元的心落下了。“还好,还好……”也不知喃喃自语了多久,他才反应过来去看望虚弱的妻子。

    从那以后,郑元的生意还做着,不过酒不喝了,牌也不打了,能推的应酬都推了,“只想多陪陪她,从前总是忙。”

    本以为日子会这样安静而平淡地过下去,可命运总让人措手不及。

    2017年3月,杨英突然觉得左手疼痛无比,渐渐地手指也不那么灵活了,郑元心里升出一丝恐惧。6月23日,不安的郑元同老婆一起,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来到重庆肿瘤医院进行检查。

    每个抗癌病人最不愿面对的结果终于来临了。癌症复发。就这样,连衣服都没带几件的夫妻俩被命运匆忙安顿在了肿瘤医院外科大楼的22楼6床。

    妻子被化疗折磨得胃口骤减,以前最不喜欢进厨房的男人开始看美食节目,还学会了下载到手机里边走路边看。“以前她做给我吃,现在我做给她吃,天经地义。”

    医生嘱咐,做化疗和放疗,饮食是重要的一环,尽量吃得清淡,菜里最好少放鸡精味精,要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使白细胞上升,才能跟上治疗节奏……郑元一五一十记了下来。

    “这个汤我只放了盐和大蒜,都说大蒜抗癌,你多吃点。饭里放了红薯,有点味道,好吃些。”郑元念叨着,杨英小口小口地喝着汤。

    让人犯愁的治疗费用,郑元很少跟妻子提起。之所以选择在外面煮饭,除了满足营养和口味,也是为了省钱。

    龙骨12元一斤,藕5元一斤,海带15元一斤,“一共68块,够我和老婆两天四顿饭的量,是不是比外面划算很多?”在病房外,郑元小声跟我们算账,透露着生意人的精明。

    如今,除去报销,治疗费用已花了近10万元,还剩下三十个左右的疗程没做,初步估算还得花5万左右。去年开始生意没法做了,女儿们筹来的钱很快就花光了,该借的亲戚和朋友都借遍了,下一步怎么办?郑元还没想好。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妻子的手通过几个化疗的疗程,已经逐渐消肿,饭量也慢慢变好了,这对郑元来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三、她还这么年轻,大把的好日子在后面等着,怎么可能?

    大柜子分成小格,每一格都有编号,给大家储存物品。记者 刘嵩 摄

    胡能志觉得,倘若钱花了,命保住了,也算值得。但命运不会眷顾所有人,更多的是大把的钱花下去,最后人也没了。看多了悲欢离合,胡老汉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家虽然不富裕,但一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已经足够幸福了。

    厨房一角有一辆崭新的轮椅,是一个二十多岁患了肺癌的病人家属买的,发现病情时已是晚期,治了两三个月后,还是恶化了。那天,家属把轮椅送给了胡老汉在医院做护工的女儿,神情悲痛,“你们拿去吧,随便送给谁也好。我们治不好了,准备抬回去了,这是命啊。”

    来自巫溪上磺镇的张丽却不信命。

    10点刚到,张丽就提着一条白鲢鱼来了。鱼已在菜市场被小贩处理好,张丽娴熟地将锅烧热,倒入菜籽油,再放入猪油——张丽坚信,放两种油熬出来的鱼汤更鲜美,在做饭这回事上,似乎每个妈妈都有一套自己的秘诀,“女儿最爱吃我做的鱼汤,嫁人后就给她做得少了,没想到现在又……”张丽嘴角扯出一丝笑,又沉默了。

    她的女儿叶兰欢还不满三十岁,原本拥有一个和美的小家庭,和女婿一起在深圳打工,8岁的大儿子和4岁的小儿子由亲家照看。

    女儿是去年在深圳查出得了宫颈癌。听到这个坏消息时,张丽根本不信,“她还这么年轻,大把的好日子在后面等着,怎么可能?”

    再不甘心,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从未出过远门的张丽咬着牙,带着女儿来重庆主城求医。她们是从另一家医院转到肿瘤医院的,其实张丽心里也清楚,但凡转到这个医院的,情况都不是很好,但这不能打消一家人的决心。“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治。”

    做完检查,张丽带着女儿在医院附近吃了碗面,“太贵了,味道也不好。”张丽就寻思着找一处做饭的地方,给女儿炖点汤水补补。一路打听着,她找到了这间小厨房。

    浓白的鱼汤熬好后,张丽将饭盛好,准备去医院送饭。

    由于医院床位紧张,叶兰欢被安排在六楼的走廊上,此时的她正在和老公视频聊天,笑得很灿烂,似乎一扫病房里的阴霾,看见母亲提着饭菜过来,她跟老公道了再见就挂掉了。

    “又视频了?”“是啊,妈,他这会在休息。”

    母女俩话着家常,张丽让女儿赶紧趁热喝汤,她乖巧地接过碗,开始喝起来,“我儿子也喜欢喝鱼汤。”叶兰欢突然有些失神。

    提到儿子,她有点喝不下了,掏出羽绒外套里的手机,点进了QQ空间,像天下所有的妈妈一样,向我们晒起了自己的娃,“你看,这是去年过年我们一家四口的全家福,小家伙饭量好,长得好,大儿子最近不怎么爱吃饭,我老公就要假装凶他……”

    一顿饭食不知味,张丽收拾好饭盒,轻声说,“我们就是在和阎王爷抢命。”才入院没几天,已经听到某某床的谁“走”了,某某床刚住进一个7岁的小女孩,情况不好,“每次心都会揪起来,只盼阎王爷找的永远不是我姑娘。”

    一周后,我们再次见到叶兰欢时,她躺在床上,脸色蜡黄,笑容勉强,完全失去了上次的神采。“这才刚开始呢。”张丽站在一旁喃喃自语。隔壁床的老人做了一次化疗后因忍不了痛苦,央求医生将下一个疗程推迟。

    离开医院时,张丽跟我们聊起了前一晚女儿的囊肿切除手术,似乎倾述能让她缓解自己的焦虑。

    3个小时的手术,对守在门外的张丽来说,每分钟都是煎熬。她紧紧盯着门,来回在走廊上踱步,隔几分钟就要把耳朵贴在手术室门上,听听里面的声响,后来又到楼下家属等候区听广播,等到手术结束时,她的手脚都是冰冷的。医生说手术还算顺利,继续住院观察,张丽终于舒了口气。

    “还要住多久的院?之后还会有手术安排吗?多久才能正常进食?”一连串问题涌到了张丽的喉咙口,可是看到医生疲惫的脸,她又咽下了。“听说那天一共有41台手术,我女儿正好是最后一台,我虽然脑子笨没读过书,也不想给医生添麻烦。”张丽叹了口气。

    女儿刚做完手术没法进食,加上临近春节,肉菜都在涨价,张丽也歇了做饭的心思。一想到昨晚手术前医生问要不要镇痛泵缓解疼痛时,女儿一口拒绝,只因要多花600元,张丽就觉得心酸,她擦擦眼角,“日子还长着呢,每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多节约一点,就是她的救命钱。”

    和我们告别时,张丽突然拍了下脑门,从兜里摸出12块钱,托记者交给胡爷爷,“手术前做了顿饭,忘了给钱。你帮我给胡大爷说,等医生说她能吃东西了,我再去熬鱼汤。”

    四、儿子一天不成家,她也一天不能撒手而去

    病人家属在附近的超市购买了菜,来到共享厨房做饭。 记者 刘嵩摄

    一年来,很多病人家属都跟胡能志成了朋友。“还有人托我给她儿子找对象哩。”胡能志感叹道。

    托胡能志找儿媳的,是55岁的刘凤。在胡能志眼里,刘凤是个苦命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来这做饭的绝大部分是病人家属,可刘凤不同,她自己就是一名癌症患者,宫颈癌三期。

    她是去年12月来的,戴着毛线帽,气色不好,走路也很慢。她一个人做饭、熬药,做得最多的是炒胡萝卜。

    热锅里倒下冷油,油开始冒烟了,扔下几颗干辣椒,随即倒下菜板上的胡萝卜片,瞬间,一道普通的素菜,也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辣的她不能吃,这是给儿子做的。胡萝卜最近打折,原来两块九一斤,最近才一块五,又有维生素,儿子经常耍手机,眼睛不好,听人说,多吃点维生素对视力好。刘凤囤了好几斤胡萝卜,准备慢慢吃。

    偶尔她也会做鲫鱼汤,“鲫鱼不贵,也要适当补充营养。”怎么把钱用在“刀刃”上,是家庭主妇的必修课,刘凤显然很合格。

    刘凤是广安邻水人,2014年左右随丈夫和儿子去广州打工。三年前,儿子听说邻居做服装生意赚了200多万,一时心痒痒,便辞去了电子厂技术部门的工作,找家里要钱投资,想着赚一笔。

    结果事与愿违,由于没经验,投下去的近30万元全部打了水漂。雪上加霜,刘凤又被查出癌症,一家人商量了几夜,最后决定丈夫一个人留在广州打工挣医疗费,儿子则陪她到重庆治病。

    说是陪她治病,刘凤反过来还要照顾儿子,儿子不会做饭,生意失败心情也不好,平常就是在医院耍手机,或者去网吧上网。

    “现在的年轻人……”胡能志撇撇嘴,有些不平,刘凤忙说,“也怪我们,从小把他惯坏了,啥也不会,人又不聪明,不懂得人情世故,生意也做不好。”儿子34岁了还未成家,也是她的一块心病,她拉着胡能志念叨,“如果有合适的对象,千万帮忙留意。他以后找个工作,稳稳当当地上班,还是能养家糊口的。”

    只有这一个儿子,不疼他能怎么办呢?得了这个病,只有慢慢治,儿子一天不成家,她也一天不能撒手而去。

    刘凤想得很开,兴许,她还能熬到抱孙子的那一天呢?

    五、年纪大了,确实也守不动了

    病人家属正在共享厨房的灶上煲汤。 记者 刘嵩 摄

    抱上孙子,是支撑刘凤活下去的愿望。

    胡能志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六个孙子,算得上是儿孙满堂,“跟她比,我们很知足了。”

    事实上,儿女们看他们老两口年纪大了,也开始发话,让他们别再守着这个厨房了。

    “年纪大了,确实也守不动了,今年春节前,可能就要把房子退了。”胡能志环顾着屋内的家什,带着一丝不舍。不过让他略为安心的是,附近像他这样能借火做饭的还有好几家,都藏在小巷里。

    病人家属正在制作抄手的肉馅。阿姨说,女儿最爱吃自己亲手做的抄手。 记者 刘嵩 摄。

    按照他指点的方向,我们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小路,爬坡上坎,穿行过一片老住宅区。隔着老远,就听到一片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交响乐。四五个人簇拥在一个半露天的厨房里,呛人的油烟中,正在做饭的人手里不停,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是来做饭的吗?老板不在,你直接买了来做,完了再给钱。”

    有人匆匆拎着保温桶跟我们擦肩而过,想必记挂着病房里那等着吃饭的人。

    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家常味道,藏着人们对生的眷恋。

    首席记者佘振芳 记者 冯司宇 摄影 刘嵩

    实习生邓琳弋对本文亦有贡献

    (应受访对象要求,文中张丽和叶兰欢为化名)

  • QQ空间 新浪微博 QQ 腾讯微博 微信
    取消分享
    • 时政评论
    • 财经新闻
    • 社会民生
    • 深度报道
    • 乡镇联播
    • 外媒看云阳
    • [专访]周道吉:以五“融合 ...

      县运管所学习贯彻县“两会 ...

      [专访]秦海云:立足“水源之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专访]李珉卿: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保持市场健康平稳
      [专访]县科委刘明:将云阳建成渝东北科创重地
      [专访]任绪锋:狠抓农业产业发展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专访]陈宗亮: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专访]刘桂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美丽云阳
      云阳地方海事处 开展船舶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
      云阳县教委考察组赴渝考察学习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县图书馆“网络书香过大年”精彩活动等你来参加
      @所有云阳人 春节出游 海外安全指南在这里
    • 1月29日起新车上牌30选1升 ...

      云阳:外地豌豆荚“抢鲜” ...

      云阳县9000余名贫困大学生可享受新资助政策
      县资产经营公司运用法律武器成功捍卫国有公司合法权益
      云阳没人种植的松茸菌每斤售价18元 深受市民喜爱
      云阳药商放弃百万生意 打造“中国乌天麻之乡”
      外地嫩胡豆新鲜上市 价格有点贵12元一斤难卖掉
      首届三峡乡村旅游文化节落幕 云阳企业成交10余万元
      耀灵镇400亩茯苓销路好 村民增收发“药财”
      爱心企业捐助毛坝小学贫困学生 情暖寒冬圆梦助学
      本地菌菇产量下降 市场价格上涨2元一斤
      第十七届西部农交会落幕 云阳签约3000万元
    • 大电影《降妖传》开机啦! ...

      第五届红樱桃“冬日针爱” ...

      云阳乡村教师网络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线下培训落幕
      注意!县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春节期间将放假停诊
      “冬吃萝卜”并非人人适用 这些人不宜多吃萝卜
      云阳县开展青年创新创业交流活动 共促企业发展
      云阳梯城冬泳队举行第二届年会
      云阳微发布300名粉丝乘两江游船感受新城夜景
      沙市镇与重庆上晟公司签约 发展生态农业助推脱贫
      云阳冬泳队把冬天当成夏天过 数九寒天“泳”往直前
      云阳县妇幼保健院荣获2017年重庆市优秀卫生单位
      [教育]高阳中学开展寒假前安全大排查 确保师生安全
    • [人物]言行践行“忍”学 朱...

      [故事]让公婆过好每一天我 ...

      [纪实]幸福泉水叮咚响 龙角镇泉水村整村脱贫一瞥
      [名胜]百年耀灵书院 鸣凤桥 见证谭家善举
      [特稿]寻访云盐古道之二 云安:古镇悠悠云盐沧桑
      [特稿]寻访云盐古道之一 云安:古镇悠悠云盐沧桑
      [故事]刘世兴和张学书 夫妻相濡以沫六十三年
      [人物]“带着员工干 做给员工看”邓江云践行文明礼仪
      [人物]岳母双目失明 孝顺女婿杨志成照顾十八年
      [故事]红狮镇一小孩落水 男子英勇救人暖人心
      [故事]杨志贵成立歌咏队让老人晚年生活更精彩
      [人物]家寒出孝子 高阳谭宗贵照顾八旬母亲的故事
    • 渠马首家社会化养老机构将投入使用

      水口集中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龙洞启动干群一家亲“六个一”活动
      青龙文化进万家迎新春文艺演出开演
      养鹿柑橘受到霜冻 保险减少果农担忧
      巴阳启动干群一家亲“六个一”活动
      新津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渠马村民向可德荣登“重庆好人榜”
      后叶让“两会”精神在土地上生根发芽
      凤鸣全力推进6个乡村旅游拳头产品
      巴阳开展“回头看”开好新年头
      云阳抓好特色产业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 万州巫山云阳舞协联欢在云举行

      三峡库区的“巡回法庭”

      跳一跳,为重庆加油!
      黔江有个“知心书记”,为村民脱贫致富奔波20年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重庆巫溪县凤凰镇 昔日贫困村今成农业公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议
      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依法履职 奋发有为一图读懂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 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专题记者会努力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
  • 网友评论
    收藏文章
    登录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取消上传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最新评论
    畅言云评
    站长点击我去广告>
    该评论已关闭!
    云阳网正在使用畅言云评
    去社区看看吧
    去热评看看吧
    关闭
    按钮 内容不能为空!
    立刻说两句吧! 查看0条评论
    • 你收到0条新通知
    • 你有0条评论收到赞同
    • 你有0条新回复
    • 本日畅言云评热评新鲜出炉啦!
    • 你有0个任务已完成
    • 你收获0个畅言云评足迹

    更多云阳要闻

    • 开州区来云阳学习交流旅游发展工作 推动两地旅游发展
    • 贺玮检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要求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 贺玮慰问《降妖传》剧组人员 希望电影能如期上映
    • 张鸣参加云阳代表团审议指出高标准打造恐龙主题公园 高质量抓好生态工业发展
    • 云阳发放“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
    • 请相互转告!1月29日12:30云阳将全城停气

    更多推荐视频

      云阳电视台1月31日新闻

      2018-02-01

      云阳电视台1月30日新闻

      2018-01-31

      精彩回放:云阳人和街道首届红糖节新闻发布会

      2017-12-18

    更多图集推荐

    • 小江湿地

    • 云阳2018年春节联欢 ...

    • 云阳龙缸景区滑雪场 ...

    • 凤鸣镇坤财专业合作 ...

    • “云阳诗朗诵”开展 ...

    相关链接
  • 县政府
  • 县人大
  • 县政协
  • 县法院
  • 县教委
  • 县建委
  • 城 投
  • 国土局
  • 环保局
  • 规划局
  • 旅游局
  • 工业园
    友情链接
  • 重庆巫溪网
  • 重庆日报
  • 武隆旅游网
  • 中国奉节网
  • 重庆华龙网
  • 人民网重庆
  • 重庆九龙坡
  • 中国巫山网
  • 云阳党建网
  • 三峡传媒网
  • 重庆公众网
  • 新华网重庆
    推荐链接
  • 云阳工业园
  • 云阳科协网
  • 云阳公众网
  • 重庆大渝网
  • 云阳青少年
  • 云阳残疾人联合会
  • 云阳文化网
    网站地图关于我们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电话:023-55128171About YunYangWang.com官方微博意见反馈版权声明联系我们
    主办:云阳县委宣传部 渝ICP备15011569号-2    ©云阳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