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者应该多读科技史
来自: 全民素质教育工作资料(2013年)   发布时间: 2013-10-16

“五千年的文明史画卷里,战争与和平、王朝兴盛与危机最为引入注目,但构成其基本内容的却是物质生活的欣欣向荣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奇异历险。科学和技术在文明上始终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仿佛承载激流的河床,流水消逝,河床却留存下来……某种意义上,乔治·萨顿是对的,他说过:科学的历史虽然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本质的部分,是唯一能够解释人类社会的进步的那一部分。”

一口气读完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国盛教授的《科学的历程》,厚厚的600多页,能够坚持读下来,除了作者晓畅的文笔和丰富的图片,更是对科学和历史的敬畏。应该是得益于作者对希腊古典时期的热爱和研究,全书第二卷《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部分尤其精彩,读来令人如沐春风。这让我想起顾准先生对古希腊哲学传统的珍视,以至于在他一生最艰苦和精彩的反思中,第一位想到的,但是从中寻找思考的源头。

希腊作家希罗·多德说:一个从不知道自己出生之前的事情的人,永远是孩童。生活在高科技时代的我们,玩转数码装备的能耐,肯定还是科学素养的全部;而科学史,正是理解科学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常识之门。因此,我建议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不妨把这本书列作案头书的备选。

科学史的写作,从来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为中国的读者而写,恐怕更难;这一点,看看眼下关于转基因的断裂式争论,就可以大致了解。纵观科学史,科学从来就不是理想化的概念,科学家也不是。阅读《科学的历程》,让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要真正破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傲慢与偏见,就必须老老实实回到希腊的传统,从理性的源头出发,用宇宙的尺度,看世界的风景;而不是呆在“民族的洞穴里”,用盲目的文化自信或受害者的阴谋论,继续功利化和意识形态化地解读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中国,科学精神的启蒙还远未完成;百年前,“德先生”和“赛先生”入中华之门,至今,还是客人。如吴国盛先生在书中所言,21世纪,科学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黑白点上。“经历了两个科学的世纪,科学确实造就了不少人间奇迹,但它对于人类文化的负面影响则日益明显。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核扩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破坏,均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哪里有危险,拯救就会在哪里出现。一个世纪来,人类优秀的头脑一直在关注人类的命运,思考科学的发展方向。今天,无论在理论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科学的技术应用及社会影响方面,都显示出某种深刻的转折正在发生。

眼下,当科学的发展日渐远离我们的经验,互联网这个“德先生”和“赛先生”最完善的结合,给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科学精神的普及创设了崭新的巨大空间;和人类之前的全部经验相比,互联网时代,对科学的关注、热爱和思考,不再是“人类优秀的头脑”的专利,而成为每一个平凡个体的权利和乐趣。这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新人类完全有能力,在自身不断增长的知识与使用这些知识的智慧之间,寻找到自信而谦卑的平衡。

今天的我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科学“加速度”。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现在每一年,比过去几十年和几个世纪发生的历史事件还要多,因为生活在21世纪前期,我们正在回顾数千年来人类的正确行为和所犯的错误。”历史的泰山江风浩荡,宽阔的河道里激流奔涌,而回溯科学的历程,看那历史河床的风景,正指示着人类进步的方向。

责任编辑: 聂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