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今天这个椿芽炒蛋香得不得了,快来尝尝!”“快来哟!不然被我们全吃完了,老刘莫埋怨别个……”4月的农村,空气又甜又鲜,植物正一茬茬地拔节,正是春耕好时节,云阳县泥溪镇桐林社区的俊祥香菇基地近一个月来也格外忙碌,来务工的村民们正忙着装菌袋。到了中午吃饭时,把两张长木桌拼在一起,大家站的站,坐的坐,一边端着碗大口吃饭菜,一边大声说笑,他们脸上的笑容简直要把春天里的阳光比下去。

被村民们取笑最多的“老刘”,就是俊祥香菇基地的负责人刘俊。已经52岁的刘俊祥,长得憨厚,无论对谁,脸上总是挂着很随意的微笑。可村民们都知道,刘俊对人随意得很,对事却格外认真、执着,他大半辈子过下来,吃了数不清的苦。

通途到坦途 交通先行补短板

泥溪位于云阳县七曜山生态自然保护区内,全域海拔188米至1290米,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是全市深度贫困镇之一。“太苦了,我整天在地里干活,还是凑不齐孩子们的学费,大家都穷,连借钱的地方都找不到。”刘俊说起家乡以前的贫困面貌,还是忍不住连连摇头。后来为了生活,他和妻子开始外出打工。

“在外面打工的时间越长我越不得劲儿,我总是琢磨着,等到年纪大了,谁还要你?回到家也找不到钱,那才是进退两难。”尽管在外面干得不错,2008年,刘俊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创业,他找了个合伙人一起种起了香菇。可是才干了两年,合伙人就跑了,因为太累。

没有产业路、机耕道,无论是产菇之前运送木头、菌棒,还是产菇后运香菇到主干道,全靠自己肩扛背挑,被压得喘口气都累,每天腰酸背疼不说,还特别耗时费力,产业迟迟上不了规模。

和刘俊一样,被交通难题困扰着的,还有桐林社区2组的贫困户张建成。2008年,因在外务工时不小心出车祸后,张建成便留在家里养殖生猪。养殖场虽然靠近路边,却和交通便利完全沾不上边,而问题就出在“路”上。“这条泥巴路不争气,天气不好的时候,车子开不上来,饲料都运不上来,只能靠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去背。猪儿出栏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天气不好,运不出去急死人。”张建成回忆起往昔还急得直摆手。

因为交通不好,香菇地、养殖场的规模一直难以发展起来,这不仅成了刘俊、张建才的一块心病,也成为不少村民想要发展经济产业的拦路石。

2017年,泥溪被确定为全市深度贫困镇,成为云阳县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全镇构建起市、县、镇、村“四位一体”攻坚体系,云阳县与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各成员单位携手共进,成立了泥溪镇脱贫攻坚指挥部,与全镇人民一起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自此,泥溪镇的脱贫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公路通,百业兴。为突破交通困局,泥溪不断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在路、水、电、讯、房、环保生态等方面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在实现道路村通达、组通畅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据统计,2017~2020年,泥溪镇实施通达通畅57个公路项目,硬化公路116.804公里。

2018年年初,桐林社区2组的泥结碎石路变成了水泥路,以往的交通困扰变成了过往云烟。“交通方便了,技术、市场都不是问题,去年猪肉涨了,我养了100多头猪,卖出了近百万元。”由曾经的贫困户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张建才笑得合不拢嘴。

路,不仅要通起来,还要快起来!今年1月13日,从云阳县龙角镇到泥溪镇唯一的主干道——S507龙角至泥溪段升级改造公路正式通车。这意味着过去平均不到5米的道路宽度,拓宽到了7.5米,速度达到30km/h,农特产品进城时间从1个半小时缩短至50分钟。

梁兵是泥溪镇石缸村的村民,2016年,梁兵返乡创业,流转了当地1300亩土地打造农耕故土园项目,用于发展乡村旅游业。项目涉及农户183户,其中包括37户贫困户,在2017年7月正式开园以来,平均每周接待四五百人,营业额超过2万元,带动贫困户平均每户增收上万元。

但过去平均不到5米的道路宽度,只能行驶19座以下的中巴车,想要大规模接待旅行团游客,交通成了最大的“拦路虎”。现在公路升级改造后,梁兵的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按照道路建设标准计算,基本所有旅游车辆都能进来。等到开启和旅行社的合作,每年游客量可以实现30%~40%的增长,每年增收至少60万元。”

小种植到大产业 利益联结促增收

“8”“32”“42”这几个数字对于刘俊来说,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这是2018年、2019年以及今年,俊祥香菇基地的香菇大棚数量。刘俊一直心心念念着的规模化香菇种植,终于变成了现实。当年他曾向何队长许下的诺言,也实实在在地践行了,不差一分一厘。

2017年,当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云阳县泥溪镇工作队的前任队长何礼兵来到俊祥香菇基地时,刘俊正忙着搭竹棚子。他们两人没有寒暄和绕弯子,何礼兵笑着问:“我们给你找钱、找地、找人,你有没有信心把香菇做大做强,帮周围的村民一起找钱?”刘俊回答得同样毫不含糊:“有啥不敢的,你们给我搭多大的舞台,我就唱多大的戏!”

搭舞台容易,搭一个好舞台却难。为探索一条可推广、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路,盘活整村、全镇的产业发展,泥溪镇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制定利益联结机制,将村民和产业紧密联结在一起,激发大家内生动力。

在泥溪镇政府的主导下,2018年,桐林社区集体公司用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入股,俊祥香菇基地以现金和技术入股,全村38户贫困户则采用到户产业资金入股,共发展起香菇10万袋,实现总收入45万余元,给66户建卡贫困户累计分红13278元,其中最高的一户贫困户分红481元。

在当地政府提供的舞台上,俊祥香菇基地把戏越唱越大,越唱越好。2019年,基地继续扩大规模,发展了30万袋;2020年,预计发展香菇40万袋,社区集体经济纯收入预计增收30万元。

香菇基地的发展壮大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当地63户贫困户增收就业。桐林社区3组的贫困户于海近两个月一直在香菇基地务工,在装袋机流水线上的机位上,他一边麻利地使用扎口机给菌棒封口,一边告诉记者,村里发展了产业,来这做工,每月能挣近3000元,还能就近照顾小孩,一点儿不比在外头务工差。

“我这些年的努力总算有点价值,没有对政府食言,也没有对乡亲们食言!”刘俊难得地严肃起来,正色说到。而一旁吃完饭的乡亲们纷纷附和:“老刘,好样的!”闻言,刘俊又笑开了。

日正高悬路正长。在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泥溪镇坚持“不以农业产业的大小、多寡论英雄,价值为先,实现产业可持续”,力求带着乡亲们在脱贫致富的“逆袭”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为此,泥溪镇持续推进品牌发展战略,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立市场,以效益富群众。加快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在泥溪青杠黑木耳已获得“国家有机食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品牌认证基础上,持续推进泥溪黑木耳、香菇等农特产品的溯源系统建设,提升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今年,泥溪镇还将持续推进60万段青杠椴木黑木耳产业园、40万袋香菇产业园、5500亩晚熟柑橘园、3000亩乌梅园、农耕故土园、一二三产业融合园“六大园区”农业体系建设。组织有劳动能力的在家贫困户户均种植辣椒、菊花产业2亩以上,实现“村村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其中,联坪村的贫困户李世成,在外务工时被机器压到手,右手手肘以下部位截肢后,一直在家干些农活。去年,他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种了1亩辣椒和1亩菊花,一年卖了3000余元。尝到甜头后,今年春耕,他分别将辣椒和菊花扩大到了2亩。“除了管护村里的柑橘地,我再卖些辣椒和菊花,一年下来也有好几万元,家里的开支够了。”李世成笑呵呵地说。

等靠要到自奋蹄 精神振奋拔穷根

走进泥溪的各个村落,记者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粘贴着一个小牌子。仔细看,小牌子上写着户主名字,以及一个两栏五列的评比表,其中上栏的“卫生整洁星”“孝老爱亲星”“诚信守法星”“邻里和谐星”“兴业致富星”便是具体的评比内容,下栏则是相对应的空格,用以粘贴表示优秀的五角星。

“这个牌子是五星家庭评比牌,别看它个头小,发挥的作用可不小呢!”泥溪镇政法书记、副镇长李志银解释,脱贫攻坚,首先要从思想上“拔穷根”,唤醒贫困群众的进取意识、主体意识和自律意识,为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激发勇气斗志,全镇自今年4月起,开始实行五星家庭评比活动。

在胜利村村民黄建斌家门口,被整整齐齐地贴上5颗星的评比牌在阳光下显得十分鲜艳。记者走进黄建斌的家中,发现家具摆放有序,地面、墙面干净整洁,令人舒心。“人都是有上进心的,都想被表扬、夸赞,这个五星评比活动一搞,大家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家家户户都争取多得一颗星。不知不觉间,村里吵架闹矛盾的,乱倒垃圾的少了,孝顺父母、辛勤劳作、文明礼貌的多了。”黄建斌表示,下个月还要再接再厉,争取继续得到5颗星。

勤劳、文明、互助等优良的民俗乡风要大力提倡,积极调动,而盲目攀比、乱整“无事酒”借机敛财等歪风邪气则需及时打压制止。为此,泥溪镇再出实招大力整治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乱整“无事酒”的不良行为。

自2018年5月份起,泥溪镇出台了禁止农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倡议书,明确红白喜事宴席不超过20桌,除内亲外礼金不超过100元,并发动各村的村支两委、乡贤以及镇宣传队,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活动,给村民们讲陈规陋习蔓延的危害,阐明反对高额彩礼、简化婚丧程序的必要性,并逐户指导村民签订《禁止参与禁办酒席承诺书》。

通过扎实开展预防宣传、深入摸排、建立台账、入户劝导等工作,泥溪镇共有效劝阻了满月酒2起、升学宴3起,目前“无事酒”“大操大办”现象大幅度减少,村民们也为此项整治行动竖起了大拇指。

“泥溪镇本来就是一个深度贫困镇,大家的经济条件也算不上很好,就我家来说,一年送出去的份子钱差不多要4万元,每到年底要出去借钱挂礼才周转得来。经过整治后,村里‘无事酒’‘大操大办’的现象几乎没有了,我心里也踏实了,今年可以过个安心年。”胜利村村民杨柱清表示。

只有从精神上真正地“站”起来,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相信我能、我行,才能为泥溪的“逆袭”之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为此,泥溪镇党委书记陈宇表示,全镇将继续坚持智志双扶,以建设山清水秀美丽泥溪为主题,在全镇范围内常态化开展“身边的脱贫故事”“五星家庭评选”“定家规立家训”“颁发脱贫荣誉证”等行动,进一步提升全镇的形象品质,充分展现泥溪人文魅力,不断增强村民的发展意愿和能力,使全镇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 段斯斯)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阳网 版权所有  主办:云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云阳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