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闭塞、行动不便、无有效依据等特殊原因让个别群众没有登记户口、办理身份证件,“办事”便成了难题,近日,县公安局安排户籍民警下乡宣传政策、上门采集血样等,切实解决辖区群众无户口、办证难。
下乡宣传政策 入户动员办理
杜玉兰是栖霞镇人,今年已103岁了。上世纪70年代初,杜玉兰随属于南下干部的丈夫一同来到云阳生活,转眼间已过去多年。丈夫去世后,她与儿女一同生活,两代人年岁已高,却未将上户口的事放在心上。
栖霞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赶到杜玉兰住处表明来意。“原来上户口这么重要啊。”杜玉兰老人一家才恍然大悟,当即表示要上户口,民警迅速向邻居询问证明材料,核实有关手续,帮杜玉兰老人登记了户籍。
龙角镇杨寨村村民余某及妻子、两个孩子均有轻度精神病,平时很少外出,也没有上户口。
社区民警走访了解情况后,对其讲明了办理户口可享受的有关扶持政策。“那你赶紧帮我办一下吧。”听后,余某表达了自己想上户口的心愿,民警立即开展调查,完善相关证据材料,为两个孩子报批了户口,办理了身份证。
“针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乡村,社区民警、户籍民警要收集未入户人员信息,宣传户籍政策,讲解登记户口、办理身份证件的诸多便利,为群众提供方便。”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上门采集血样 实地调查办理
今年50多岁的龙角镇高家村居民黄某,没有户口又无法提供证明其身份的原始证据,需做亲子鉴定证明其有效身份,而其80岁的母亲系唯一亲属,长年卧病在床,深居大山,行动不便。
了解情况后,民警带上采血工具赶到黄某的家里,采集他和母亲的血样,并联系重庆鉴定中心,邮寄血样做出亲子鉴定,为其办理了户口及身份证。
龙角镇大兴社区谭清秀(15岁)、谭汉春(16岁)两兄妹,平时在校读书,两人的唯一直系亲属是他们的母亲,而其母亲外出务工多年未归。龙角派出所民警受理其补录户口的申请后,考虑其情况特殊,组织民警主动到谭清秀家里采集血样,并询问调查相关证人,为兄妹俩补录了户口。
“对无有效证据登记入户而又行动不便的人群,我们将组织人员携带工具,上门采集血样,实地调查询问,掌握直接证据,切实解决群众难题。”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跟踪当好参谋 主动协调办理
“小英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外出务工了,谢谢你们的帮助。”农坝镇易世业拿着养女崭新的户口本,坚决要给农坝派出所送去锦旗致谢。
原来,1988年清晨,易世业捡拾了一名刚满月的女婴,取名王小英,由于没有出生证明,也没有办理收养手续,辗转多次,小英上户口的事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今年春节期间,民警了解情况后,告知王小英需要到司法局办理抚养事实证明方可入户。几个月过去了,王小英仍没前去办理证明,民警跟踪了解到,农坝镇距离云阳路途遥远,易世业年事已高,又有眼疾,很不方便到县城办理公证手续。民警随即带领易世业到县城办理了手续,并到其村组进行走访调查。整理齐所需材料后,迅速报批了相关手续,为其补录了户口。
“针对必须到其它部门办理入户凭据的情况,我们要求民警要为群众当好参谋,一次性告知所需要手续、到什么地方办理、如何办理,有特殊困难的,要主动协调帮助,尽可能的方便群众办事。”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3月以来,云阳民警上门开展服务180人次,办理身份证件97个,补录户口61人。
(记者 梁春红 通讯员 钱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