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红田湾一半深一半浅,会不会和这个有关。”有村民猜测,但随即被其他村民否定,“天干,水面小的时候,也是半红半白。怕是山上的道士施了法,这是个太极湖哦!”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牛瑞祥 陈维灯
树龄上千年,云阳境内唯一的古罗汉松从何而来?落差高达500米,夔龙井井水为何会随长江水的消涨而消涨?红田湾的湖水又为何始终呈半红半白?一连串的谜,让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云阳栖霞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栖霞宫
栖霞宫又名栖霞观、云升宫,位于云阳县栖霞镇栖霞村汉城山之巅,为巴渝著名道观,民间有“西山(青城山)东宫(栖霞宫)”之说。
据明嘉靖《云阳县志》记载,秦末名士扶嘉曾隐居于此。但直到唐初,人们才开始在此修建道观,并经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复和扩建,至解放前夕,已发展成占地近4000平方米,殿堂近百间的古建筑群,其系虎石、金盆池、夔龙井、舍身崖、驻月亭、听松壁等古迹令人心驰神往。
解放后,宫中道士还俗,宫宇日渐荒废,但主要宫殿和历代部分题刻尚存。1975年,宫殿被彻底拆毁,只留下条石砌就的地基。随后村民用拆毁的墙砖,在宫殿遗址上建起了住宅。目前云阳有关部门已开始着手复建栖霞宫。
云阳栖霞镇汉城山,山路蜿蜒,松针铺满了上山的青石路。
山顶有人家,房屋青石为基、条砖为墙。屋旁菜地里拾掇的村民头也不抬,“这些砖石,哪一块不是上千年的历史?”
栖霞宫的历史,就镌刻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砖石上,在鸡犬相闻的时光里默默消逝。
透过这些残垣断壁、青石条砖,人们依稀能记起当年法会时千人云集的鼎盛场景;也会想起栖霞宫盛极千年的浮华光影背后,那些令人费解的谜团。
9月16日,记者登临汉城山,来到栖霞宫坍塌的山门前,试图一窥究竟。